交流学习
您的位置:首页 > 培训学习
【学习】走出思维陷阱 其实认知可修订
   发布于 2015-06-18 16:06:23    点击:955
 

来源:广州社工

 

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认知疗法”近年来在普通人群的情绪调整等实务应用逐渐得到普及,即便如此该疗法对于不少业内外人士而言仍比较陌生,甚至存在不少误读。近日,本编辑部有幸采访了赴穗讲授相关课程的香港社会工作资深督导卢兆荣,听取其对认知疗法的认识。

Q&A认知疗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适用于哪些领域?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说,认知是人接受信息之后,根据自身所处的背景、成长环境、社会文化等对其进行转换、存储、重建、再现和使用的过程。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体现是的每个人的认知都不同。实际上,认知的影响力是按照“认知—情绪—行为”模式进行的,即认知影响个人情绪波动,再从由情绪转化为行为表现。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或重建不良认知的疗法。而认知疗法在现实辅导中得以较多采用,主要得益于该疗法相对具体和细致,能够对问题进行单向性解决。认知疗法主要适用于抑郁、焦虑症、情绪波动等不良症状或精神疾病治疗,改变认知以达到某些结果。但如果服务对象不能自我控制,相关不良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药物控制和辅佐,否则治疗和介入才能进行。”

Q&A认知疗法在实际应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认知疗法需要更多练习和实践。譬如有些人的认知比较极端,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陷阱,他们认为如果对方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可能会伤害到案主自己,认知导致反抗,可能会使案主出现自我保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在这个时候,认知疗法可能会采用介入手段,协助案主进行认知调整。

而针对认知偏差方面的,治疗师常用“五常法”对案主进行辅导和治疗。其中‘五常法’主要包括按停身体警告信号、停止有关观念、自我反问、分散注意力、人生金句等五个部分。举个例子,当不愉快的事件发生,按照以往的情况,案主可能会发怒或出现失控打人的行为,此时可告知案主在觉察到身体警告信号时停止负面思想,反思有无更正面的处理方法,协助案主选择譬如做运动、听音乐等暂时远离负面的方式,并用人生金句为案主提供正面鼓励。”

Q&A生活中能否应用到认知疗法?

“社会规范是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自我调适。从优势视角去看,有些人相对缺少正能量,这可能是其成长环境中形成的规范在产生作用。举个例子,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认为,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否则是没礼貌的表现,但现在能够做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对于这个问题,传统派和现代派的人往往存在态度落差。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不同认知观念,这并不利于个人的情绪和精神健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尝试放宽和改写不适合的思想规条,其中包括宽松一尺,开心一丈;打破传统,与时并进;善待自己,放轻责任;善待他人,摒除成见;规条我定,修订亦然。”

版权所有@2005-2015 阳光天使社工机构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风信网络